特邀嘉宾报告回顾|刘忠范院士

来源:材料量子调控技术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5-04-30

  2025年4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院长刘忠范应邀来到辽宁材料实验室,作题为《石墨烯新材料:从样品、产品到商品之路》的精彩学术报告。

  石墨烯,一种单原子层蜂窝结构的碳材料,无疑是材料界的一颗明珠。它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奇特的光电性质,自2000年左右一经成功制备,便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基于石墨烯的基础研究经久不衰,但实际应用至今任重道远。“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材料,石墨烯也不是”刘忠范院士在报告开端介绍道,“但探索石墨烯的产业应用是我们必须不断往前推动的使命”。

  刘忠范院士分享了他最初从“盯上”石墨烯这个新材料、到带领团队多年调研分析最终决定进入这一领域、到决心顶住压力筹建BGI开启石墨烯产业探索之旅、到今天实现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石墨烯材料产业落地研究院之一的心路历程。报告深入剖析了团队在寻找产业化题目、实现产业化创新的案例,特别提到近来其团队通过玻璃纤维表面石墨烯涂层的方法,实现了将传统玻璃纤维布改性成为导电“蒙烯”材料。“做真研究、真做研究”,刘忠范院士认为,这是研究人员应该坚持的初心。

  “BGI走向成功的法宝,是基础研究的力量、体制机制的力量、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个性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这一报告结束语,让在场的与会人员报以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刘忠范教授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实验室科研人员围绕石墨烯产业化与材料科学共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物理化学学报”主编、“科学通报”执行主编。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1984年留学日本,1990年获东京大学博士,1993年6月回北京大学任教,同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译著、科普著作、个人文集等12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第八届纳米研究奖、京博科技卓越奖、IGA石墨烯行业终身荣誉奖、中国石墨烯产业领航人奖等奖励。

附件下载

综合新闻